内镶式滴灌管及滴灌带耐水压试验方法
耐水压
1 23℃下的耐水压
1.1抽取5段滴灌管或滴灌带,每段至少含有5个滴头作为试样。
1.2按图1将试样与试验装置连接,堵上末端。向试样内充水,排尽空气后,加压至额定工作压力,至少保持3min后,测量并记录每个滴水孔的出水量。出水时间应不少于3min。
1.3再逐渐(10s~30s)增加水压,非复用型试样增压至1.5倍额定工作压力,复用型试样增压至2倍额定工作压力,并保持该压力1h。观察并记录试样(除滴水孔外)有无渗漏及损坏现象。
1.4将压力降至额定工作压力,保持至少3min后,测量并记录每个滴水孔的流量,滴水时间应不少于3 min。计算加压前后每个滴水孔的流量偏差率。
2 45°下的耐水压
.2.1随机抽取5段复用型滴灌管、滴灌带,每段至少含有1个滴头,用管件连接组成试样。
2.2试验应在环境温度(23士2)。C条件下进行,试验用水应使用公称孔径75 μm~100μm(200目~160目)的过滤器过滤后的水。
2.3按图1将试样与试验装置连接,堵上末端。向试样内充水,排尽空气后,加压至额定工作压力,至少保持3 min后,测量并记录每个滴水孔的出水量。出水时间应不少于3min。
2.4然后再将试样与有温控装置的试验设备连接,堵上末端。向试样内充水,排尽空气后,将试样浸没在温度为(45士2)℃的水中。逐渐(不少于10s)将水压增加至额定工作压力,保持该压力1h。观察并记录试样(除滴水孔外)有无渗漏及损坏现象。
2.5卸压后将试样从水中取出,在(23±2)°C下放置(30±1)min。然后按图1将试样与试验装置连接,堵上末端。向试样内充水,排尽空气后,加压至额定工作压力,至少保持3min后,测量并记录每个滴水孔的出水量。出水时间应不少于3min。计算试验前后每个滴水孔流量的偏差率。


|